其实清朝对青海不是平定,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武力征服行动 康熙皇帝_环球观察
个人图书馆-罗宋汤的味道
2023-07-02 10:57:3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清朝对青海不是平定,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武力征服行动。康熙皇帝遣军入藏击败准噶尔后,将青藏高原一分为三,取消了和硕特蒙古在西藏和康区的统治权,昔日庞大的和硕特汗国被清朝成功肢解,仅剩下了青海的驻牧地。 早在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就告诉年羹尧,欲将青海蒙古悉数仿照北蒙古编旗设佐,纳为实控。雍正帝即位后,继续贯彻通过战争征服青海的计划,持续削弱罗卜藏丹津的独尊地位。青海和硕特首领罗卜藏丹津则处心积虑,一心想恢复固始汗家族先前的称雄盛世,以青藏高原统治者自居,逐渐产生了脱离中国管辖的念头。 此时的雍正君臣在等一个出兵青海的借口。元年五月,罗卜藏丹津纠集青海蒙古诸台吉于巴尔托海会盟,并联络准噶尔汗王策妄阿拉布坦,准备挟乱以图藏王。并率领4000青海蒙古联军攻击拒绝参加会盟的亲王察罕丹津和郡王额尔德尼厄尔克托克托奈,激战数日后,两王五战皆溃,败退甘肃境内。年羹尧在给雍正的奏折里提出:这不过是部族间的内部纷争,清朝应坐山观虎斗,来春进行讨伐也不晚。但是雍正考虑到罗卜藏丹津可能会统一整个青海和硕特蒙古,以及与策妄阿拉布坦相勾结,再要进行征伐就棘手了。雍正不想再等了,于是果断以“平息叛乱”为出师之辞,准备于当年实行彻底平定青海的战略计划。这份计划在当时属于雍正和年羹尧二人的机密,甚至对主管青海事务的侍郎常寿和内阁成员拉锡都进行了隐瞒。“臣因今年三四月间侍郎常寿不知用兵机密之道,来年三月下句青草将出之际,臣当竭力兴师问罪,以定西海。此等筹划既不便使常寿闻知,则拉锡亦可不必使知也。” 从雍正与年羹尧君臣的对话,可以看出罗布藏丹津叛乱只是清王朝统一的借口,目的是统治青藏地区。清王朝的大一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无论是谁都会成为清朝开疆拓土的借口。青海的叛乱行动不到半年就基本被年羹尧、岳钟琪所平定,清军兵力调集的迅速,后勤补给的充足,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平定青海只是清朝为了削弱西部蒙古的势力而部署的有计划的军事行动。战争的过程更是触目惊心,“降王有三,擒王有五,斩首八万余人”,“五十以下十五以上皆斩之,所杀者数十万” 罗卜藏丹津事件之后,青海蒙古的活动被清朝大幅度限制,西藏之王固始汗的子孙们在这次战争后,丧失了在青藏地区的所有权力。